今年以来,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和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以巡视巡察整改为突破口,以机关党建“党组(党委)书记项目”为抓手,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指导督促市直机关各党组(党委)认真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以上率下,以机关带系统,聚力实现“五聚五提”,带头践行“六个弘扬”,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推动市直机关当好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排头兵,走在前、做表率、走好第一方阵,为“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汇聚磅礴力量。按照机关党建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统一领导,市直机关各党组(党委)具体领导的要求,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以“党组书记项目”为引领,着力打造“党旗飘扬 不动如山”党建品牌,形成了权责分明、上下贯通的党建责任体系和高效沟通联系机制,促进了各项业务工作全面开花,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南阳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构建“三有三勤三进”特色服务体系,打造“一科室一品牌、一区域一特色”的便民利民窗口,开展多样、便捷、高效的登记服务,切实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以“三有”为基础 打造知心暖心贴心服务
思考有角度,做为民解忧的“知心人”。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坚持“人民至上、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设立“优服务”“解难题”两个先锋队,通过耐心听倾诉、换位思考想、现场释法说、人情常理慰、有解思维破的工作方法,帮助群众理清登记程序,破解堵点难题、疏通心中“证”结。
政策有温度,做为民谋利的“贴心人”。驻中心城区四个政务服务大厅的不动产登记队伍,不仅打造了“同城通办、多点可办、就近能办”的典型做法,还致力于调研市场需求、深化改革创新、研究思路办法,扎实推动“带押过户”“免申即享”“免过桥增容续转贷”等40余项便民利企政策常态长效,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便民利企。
措施有深度,做为民服务的“暖心人”。协同金融机构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银行网点全程线上办、全覆盖,共为企业、群众办理抵押贷款银行网点办66235笔1308.26亿元,网办率提升至96%,改革案例入选全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红榜;探索推行新建商品房“网签备案、首次登记、首次转移登记”集成服务延伸开发企业新模式,企业端服务集成累计完成“交房即交证”36个项目13667户。
以“三勤”为抓手 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
沟通协调勤。市不动产窗口将“有诉即办”“办不成事”受理专窗作为与企业、群众的“连心桥”,承接企业、群众在12345便民热线、微信公众号、窗口现场等线上线下的咨询、求助事宜,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沟通协调市、区两级牵头和联办部门,打造联审联批、极简审批的服务模式。今年以来,承接咨询、求助类登记问题956件,按照时间节点全部解决,后期回访满意率100%。
研究分析勤。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获得化解问题楼盘首次登记和转移登记全省双第一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研究分析,对登记质量进行全流程闭环监管,常态化开展质量检查,定期形成质检分析报告,规范登记行为,有效避免因登记错误导致疑难问题新增,杜绝因职能部门“生病”让企业群众“打针吃药”。
特色服务勤。在实现登记业务“能办”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好办”“快办”“暖心办”,积极打造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高素质队伍,将不动产不打烊、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绿色通道、帮办代办等特色服务列入日常基础性工作。
以“三进”为常态 为营商环境注入新活力
进园区联动常态。发挥政府部门与工业园区各自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建立“登园联动”工作机制,定期深入园区搜集企业登记问题,实实在在解决园区企业在用地、用房、用钱、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协调召开联动会议19次,推动解决企业“一天发四证、交地即交证”项目49个71.34万平方米。
进企业高效精准。深化政务服务专员工作机制,聚焦挂牌服务企业、重点推进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及市属国有投资平台公司建设等服务重点,入企走访,开展宣传咨询、事前辅导、事中跟进、事后回访,助推项目早建设、早投产,企业早见效、早盈利。
进社区送证上门。南阳市石油二机厂社区项目年代久,历史遗留问题多,居民年龄普遍偏高,60余幢楼近千户居民需要办理业务。为减少群众排队跑腿,市不动产窗口组建志愿服务流动班组,走进社区开展疑难问题研究,协调测绘公司完善土地落宗,沟通系统平台公司调整系统,在社区设置便民服务网点,856户居民“足不出户”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动产权证书。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之年,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持续突破之年,南阳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将聚焦“五聚五提”,践行“六个弘扬”,用心用情用力为民服务,推动不动产登记改革成果更广、应用更深,以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不动产便民利民”工作成效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