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是最有效的“清洁剂”。事实证明,换届风气监督如果抓得不紧、不实、不到位,就会出现问题。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启动以来,南召县坚持把换届风气监督与换届工作同谋划同部署,重点围绕工作落地、责任落实,聚焦换届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断强化监督措施,确保全县换届工作平稳顺利。
一是坚持教育预防到位。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民主法制、党性党风和用人准则教育,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筑牢严守纪律的思想防线,坚决主动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召开常委会学习省、市《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明确换届纪律,坚决抵制跑官风、说情风,旗帜鲜明维护换届工作的严肃性。召开全县加强换届风气监督会议,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层层传导压力,以任务清单形式,讲明县乡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委监督责任和组织部直接责任,15个乡镇党委与县委签订《换届风气监督责任书》,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县乡党委分别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镜鉴》16场,参会人员撰写心得体会2000余份,对照反面典型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开展谈心谈话6000余人次,深入细致做好进退留转干部的思想工作,教育引导其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正确对待职务变动,自觉接受和服从组织安排。
二是坚持把握重点到位。把握换届风气监督的特殊性,找准规律、盯紧重点、把牢关键,精准发力精准有力,提升换届监督工作质量。把握换届中可能发生的典型问题,结合4月底的全市换届风气监督工作第一次巡回督导情况,理清问题清单,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升换届风气监督工作的实效。把握换届成败的要害点,紧盯县乡领导班子成员、有被提名资格的候选人、党代表、换届工作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十严禁”换届纪律教育和换届工作培训等活动80余场次,全方位严肃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严防拉帮结派、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违规用人、跑风漏气及其他干扰换届工作的问题发生。把握换届工作重要环节,由县委组织部编制《南召县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手册》,明确换届工作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工作流程、方法步骤、工作标准,使每一个环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确保整个换届工作方向正确、科学严谨。同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开展民主推荐,认真落实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度,坚持做到“凡提四必”:对换届提名人员的干部档案“凡提必审”、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巡视巡察结果“凡提必用”,防止干部“带病提名”“带病提拔”。
三是坚持落实责任到位。县委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把换届风气监督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从一开始就把正风肃纪牢牢抓在手上,先后下发《关于认真做好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通知》(召办[2021]11号)、《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实施方案》(召组[2021]68号)、《关于进一步明确乡镇党委换届风气监督工作责任的通知》(召组[2021]74号),层层传导压力,级级狠抓落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四是坚持检查督导到位。建立县处级领导干部和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分包联系乡镇制度,定期到分包联系乡镇督导检查换届风气工作,确保严肃换届纪律工作与整体换届工作同推进。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联合制定《乡镇党委换届风气巡回督导工作方案》,组建5个换届风气巡回督查组,坚持每周至少下沉巡回督导1次,既对换届选举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又对换届选举风气进行现场监督,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处理纠正。
五是坚持舆论引导到位。落实信息报告制度,按照各责任主体工作职责,重点做到“三个报告”:换届纪律情况“日报告”,实时监测和掌握换届纪律执行情况;换届风气情况“定期报告”,集中收集各乡镇在宣传教育、监督检查、查核处理等方面的工作举措和成效,跟踪了解各乡镇换届风气监督工作情况;换届纪律重大事项“即时报告”,对换届风气及监督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舆情事件等,及时报告、主动应对、妥善处理。建立换届风气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置机制,安排专门力量对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等媒体披露的违反换届纪律问题,进行全时段监测,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经查属实的适时公布结果,不属实的予以澄清,正确引导舆论,弘扬清风正气。同时,利用县级电视台、网络媒体、手机短信等平台,开辟专栏发布换届纪律“十禁止”内容和“12380”监督举报电话,并印制发放宣传单3万余份,大力宣传换届纪律。(南召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