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河湾村位于唐河县上屯镇政府所在地,辖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1886人,其中党员53名。近年来,甘河湾村党支部以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突出以“四强化一落实”为抓手,强化平台建设、强化制度确立、强化民生服务、强化短板补齐,落实“四联两聚”,在党员干部和群众间架起了“连心桥”、构筑了“同心圆”,全村经济社会呈现出蒸蒸日上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大比武优胜村”等荣誉称号。
一、夯实基础,强化平台建设,打造过硬服务平台
甘河湾村党支部先后筹集资金50余万元,把有限的空间资源腾挪出来,高标准规范化升级改造,打造在全县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便民利民惠民平台,突出了三个特色。功能设置多样化。党群服务大厅在党务、计生、城建、社保、综治等基本服务窗口的基础上,开展了缴纳话费、水电费等民事代办服务,打造便民服务超市、党员志愿者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阵地形象品牌化。服务中心在一厅五室的基础上,重点增加了规划展览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其中,规划展览室由村情简介、历史记忆、幸福蓝图、甘河新貌、产业发展五部分组成,集中展现了甘河湾村的旧貌新颜,让村民了解过去的同时,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成为甘河湾品牌化象征。党建工作信息化。甘河湾村探索智慧党建模式,在大厅设置80寸的液晶显示大屏,对接唐河党建信息平台,能够全景展示村党支部活动活动情况,打造网上之家,减少群众跑腿,让党员群众在网上网下都有自己的活动阵地。
二、拓宽思路,强化制度确立,完善为民服务措施
平台作基础,制度是保障。为保证平台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各项政策的顺利落实,甘河湾村党支部不断拓宽办事思路,探索了一系列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服务制度。一是乡镇下沉服务联络员制度。每周有一位镇办站所工作人员到村开展服务,总时间不少于21天,建立联络台账,将反映问题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力保下沉服务方向明确、贴近需求、办理到位。二是“1+1”轮流值班制度。采取一名村干部和一名党员轮流值班,保证工作正常运转,实现服务群众不断档、无空白。同时在大厅内公示值班人员照片、职务和联系方式等信息,方便群众监督。三是服务承若制度。对能够实行代办的事项,承诺工作期限,实行全程代办,所办事项结束后,及时将办理结果通知委托人;对不能办理的,按照政策规定进行必要的解释,争取党员群众理解,对超越代办范围的,指导党员群众到相关机构进行办理。服务中心建成以来共接待、服务群众950余人次,受理调解各类纠纷35起,审核办理低保五保救助手续 73 户,提供法律宣传、农业技术咨询服务32次,逐步形成了文明祥和的农村氛围。
三、创新载体,强化民生服务,贴近群众日常生活
甘河湾村党支部牢固树立“富民、利民、为民”的民生党建理念,把本村志愿者分为三大队伍,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困难帮扶队伍。采取自主结合与组织委派的方式同时进行,将全村35户帮扶对象与志愿者、党员干部结成对子,对孤寡老人、残疾困难户进行爱老助老、经济困难资助、生活照顾等帮扶活动。二是文化惠民队伍。协助开展文化“送文化下乡”活动,今年共播放电影30场次,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宣讲活动11场次;与镇学校文体教师结合,组成锣鼓队、秧歌队、广场舞等群众性文化娱乐群体,进行培育指导和开展演出;建设村级互联网场所,为群众提供网上购物、视频通话等“互联网+”服务。三是百姓安居队伍。每月组织党员与志愿者服务队开展2到4次集中的卫生大扫除活动,清理卫生死角,净化环境;与镇卫生院、村级生所及3家合格正规的个人卫生室联合,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定期不定期为群众普及健康知识,开展义诊活动。
四、提升素质,强化短板补齐,增强服务发展能力
短板就是问题,消灭短板才能补出发展新增点。甘河湾村党支部从自身实际出发,针对人员短缺、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在县委组织部的协助下,建立“365先锋工作室”,着眼于“经济发展、村务管理、服务群众”三个贴近。工作室设主任1名,由村支部书记李中林兼任,采取“个人申请、党小组推荐、党员评议、党支部确定”的程序,由每个党小组推荐3名以上党员评选确定,择优选用村中16位党员成立“发展谋划先锋组”、“沟通传递先锋组”、“服务助理先锋组”三个小组。工作室的设立充实了服务人员队伍,村支部从甘河湾村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群众发展意识强等优势出发,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基础来带动商业市场繁荣,走以农促商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路子,以切实弥补自身不足,持续增强本村服务群众和发展经济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