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本色 —记唐河县郭滩镇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怀玉
    2016-05-04    阅读33226


           李怀玉.jpg

             李怀玉(左二)在良种繁育示范方内察看小麦长势。 


这是一双粗糙的手,宽厚,有力;这是一张紫红色的脸庞,眼睛不大却很有神,头发坚硬地挺立着。

这是南阳盆地一个普通的村庄,距离县城35公里,7个自然村、人口5196人,是个典型的离城远、人口多、农业重的边远农村。与一般村庄相比,它并没有任何区位和资源优势,但却投资近百万元修起了文体广场,村民的新农合筹资、养老保险由村民小组集体代缴,村里硬化路面、安装路灯、铺设彩砖……更为重要的是,所有这些惠及乡亲的项目,没有让村民出一分钱,全部来自村里的集体经济。村民们说,建绿色银行、搞生态养殖、抓良种繁育这三个致富项目,都是村党支部带领大家一步一个脚印干起来的。

唐河县郭滩镇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怀玉,自1972年担任村干部以来,连续44年带领全村发展集体经济,建设公益事业,让昔日贫穷落后的李庄村成为美丽的“乡村都市”,村党支部被评为省“五好”村党支部,李怀玉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多干事,干好事”

 

“带领”二字,重逾千钧。它不仅需要“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更需要拿出百姓接受、群众信服的本领。

“多干事,干好事,党员干部才有号召力。”李怀玉说,党员干部,就要知难而进,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化解矛盾的具体办法。

干部的号召力,源于身先士卒,干在前头。李怀玉坚持管理村办养鸡场21年,为集体经济积累资金。他起早贪黑搬运饲料、捡拾鸡蛋。“清理鸡粪,李书记都是一瓢瓢舀出来,再一簸箕一簸箕端出去。他有心脏病和高血压,我让雇人来干,他总是说,咱自己能干,只当锻炼身体了。”村干部李志伟说。21年间,鸡蛋价格起起落落,肉鸡价格涨涨跌跌,一些私营养鸡场都亏本办不下去了,李庄村养鸡场养殖规模却一直保持在万只以上,年产值达150万元,纯利润20万元。李怀玉还向群众传授养殖经验,引导群众投资400万元建起8500个畜位以上养猪场,投资100万元建起了25000只以上的养鸡场,仅养殖业一项,年产值达500余万元。

干部的号召力,源于给集体经济找出路,给群众致富找门路。“我给你说,良种繁育真是最大的惠民政策。”李怀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繁育良种大田产量高,每亩地增产二三百斤,种子收购价格再多两三毛,这是利上加利!还不算良种给其他地方带来的增收。”经过多方联系项目,李庄村目前种植优良小麦品种5000亩,优质棉花品种1000亩,优质玉米品种2500亩,仅小麦良种繁育全村每年就增收百万元,村集体获得繁育麦种服务费收入在10万元以上。村里还建起了预制厂、榨油厂、面粉加工厂、井管厂,集体收入积累到1300多万元。

干部的号召力,源于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持。“1997年,我的前任、老支书李自才带领我们村‘两委’班子到山东学习后,我们迈出了银杏种植的第一步。”李怀玉说。从40亩苗圃开始,李庄村不断扩大银杏种植面积,逐渐形成了路网、区间、渠道四行种植的栽种方法,“绿色银行”的储蓄越来越多。现在,村里集体培育银杏实生苗150万棵,栽种银杏树2万多棵,成材银杏树达2000余棵,每年银杏树收入达50万元。李庄村品尝到了生态经济带来的甜头,今年41日,还被市生态文明促进会授予“银杏文化村”称号。

“集体有钱了,解决了村‘两委’无钱办事的尴尬局面,现在无论是修路还是改造校园,村民们都很齐心,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强了。”聊起村里经济建设,李怀玉信心满满。

 

“多看齐,作表率”

 

李怀玉常说,基层干部在农民身边工作,一举一动群众看得非常清楚,“打铁还得自身硬,走得正行得端,群众才会信你服你。”公生明,廉生威,诚生信,党员的影响力就是从日常一举一动中树立起来的。

党员的影响力,源自心中有党的看齐意识。每次村组新干部上任,李怀玉都要带领他们上第一堂党课,讲讲做干部的动机,谈谈个人的理想信念,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说起豫剧《村官李天成》中的著名唱段《吃亏歌》,说起濮阳市西辛庄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的名言,李怀玉说,身处基层的党员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和带动群众,“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多看齐、作表率”。

党员的影响力,源自心中有戒的廉洁意识。村里财务收支都要由李怀玉签字,但他“从不摸钱”。银杏树价格高涨的时候,有人想买点便宜的树,到李怀玉家撂下1000元就走,李怀玉既不认识又追不上对方,转身就把这笔钱交到村会计手里。“说了你都不信,李书记管养鸡场,每天收回的破损鸡蛋谁都不准吃,要煮熟了拌到鸡饲料里。村干部谁家走亲戚拿点鸡蛋,都得掏钱。到镇里开会,每次都是开完会就回家,从来没在街上吃过一次饭。跟他出去买树苗买鸡娃,能连走七、八家旅社,一定要住最便宜的。”村文书李忠杰讲起李怀玉的“新鲜事”,敬佩之情溢于言表,“跟着李书记是没法吃香的喝辣的,但是心里踏实,不怕人戳脊梁骨!”

党员的影响力,源自心中有责的责任意识。集体的事,李怀玉当作自己的事,集体的树,他当作自家的树。李庄村成材的银杏树,一棵价值3000多元,最高的6000多元,随着农用机械的普及,剐蹭事件不可避免,对此村里制定了惩罚措施。“罚款不是目的,哪怕只罚1元,为的是让大家爱护树木。”李怀玉说。2014年冬天的一个傍晚,下着大雪,李怀玉得知一辆汽车撞坏了村里的银杏树后逃逸,他立即穿上大衣,叫上一个村干部,两人一起打着手电筒沿路追了两公里,最终追上肇事车辆,维护了集体的利益。

党员的影响力,源自心中有民的敬业意识。在李庄村,几乎所有的干部群众都能随口说出李怀玉要求的“事不过三”——上级交办的事情,不要让催问三次;群众的事情,不要让群众找上三次。做不到的话,李怀玉就要在班子会上“唱黑脸”了。2009年,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按群众意愿对李庄自然村进行空心村治理,不仅解决了150户村民住房困难问题,还盘活了耕地60多亩。在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李怀玉还带着村委一班人建立健全了民调会、治保会、治安巡逻队,开展了评选“种养能手”、“产业化带头人”、“致富能手”等活动,通过典型引导、榜样带动,李庄村群众的精神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多奉献,少索取”

 

在李庄村,房前屋后、村道两旁、沟渠边沿的银杏树,春日郁郁葱葱,夏日遮荫蔽日,秋日满目金色,初冬硕果盈枝,十年、二十年树龄的比比皆是,可谓“阵容整齐”。

保护林木、令行禁止的办法,只有一个:用制度管理。“团结凝聚战斗力。”李怀玉说,“一个人,全身是铁能打几个钉?只有坚持执行制度,只有班子、大家一起动起来,才能办成事。”

村党支部书记的凝聚力,在于带好班子,树好标杆。“多奉献,少索取”。李怀玉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大家修路,不是带领群众,而是带领班子全体成员义务整修道路。他和村干部们连续奋战两年,修路5200米,干部义务出工500余个,为集体节省资金2.5万元。每修一处,群众端茶倒水,赞不绝口:“过去是群众干干部看,现在是干部干群众看。”保护林木,李庄村成立了由村主任带队的管护专班,建立了严格的银杏苗圃管理制度、路(区)间树苗管理责任制,合理确定管护责任、收入分配,走过了最艰难的管理时期,群众由当时“种在谁家地头碍谁事”的想法变为逐渐认可、主动参与、自觉维护。李怀玉坚持村级决策管理民主,重大事项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按照村规民约处理民事纠纷,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村里近年来没有出现一起上访事件。

村党支部书记的凝聚力,在于严字当头转作风,以实为标干事业。坚持学习是李庄村多年的“老习惯”,用制度管人是李庄村党支部的“老规矩”。每月20日,村党支部都要开展党员活动日,班子成员汇报前一阶段工作,谈谈下一阶段工作思路。每次开会前,李怀玉都带领大家开展政治学习,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李书记经常念,我们现在都快把党章背下来啦。”村干部郭运财说。村党支部还给每位村干部发了一本任务登记簿,逐月、逐季对照检查自查完成情况,年终述职,党委会评议。

村党支部书记的凝聚力,在于激励党员,团结群众。除了带好班子,李怀玉还注意团结“最大多数”。李庄村有67名党员,22名外出,两名卧病在床。每年过年、农忙时节,李怀玉都要抽空和流动党员讲一讲、谈谈心,教育他们不要忘记家乡、不要忘记组织、不要忘记党员身份。现在有的外出党员每个月都给他打电话汇报思想。村里临着唐河,因为河段滑坡每年都要被冲走几亩土地,李怀玉到上级水利部门跑项目,请求开展护岸施工,很快就获得批准了。“为什么批准得这么爽快?因为咱李庄人心齐,能为施工提供便利!”村干部刘云新自豪地说。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从风华正茂的年轻后生到两鬓斑白的老支书,从昔日污水横流、猪粪遍地的偏僻乡村到如今绿树四合、经济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乡村,李怀玉用自己扑下身子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忠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