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太山庙乡:积极探索“协会+支部”党建新模式助推扶贫攻坚
    2017-11-20    阅读18365


近年来,南召县太山庙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在该乡梁沟村探索建立了“协会+支部”的党建发展新模式,有力地实现了党建和经济的互惠互赢,切实达到了“支部引领、协会服务、党员带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

2016年6月份该村成立了梁沟青年创业协会党支部,共有党员10余名,下设农资服务、技术服务、产品销售3个党小组,涉及养猪场、养鸡场、艾草种植及深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9家带动脱贫项目。目前,已有20户贫困家庭和上百户一般农户在以上项目中或务工、或入股分红、或养殖上的代养寄养。随着这些项目的快速发展及融合,带动贫困户、一般农户、周边村农户通过产业致富的效应将会愈来愈强。

党支部围绕“党建强、产业兴、农民富”的工作思路,在“协会+党支部”的运营模式上,对党小组和党员进行了项目化管理,进一步明确了党小组和党员的职责,做到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协会经济优势的有机结合,使养猪、养鸡、艾草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呈现出党建与经济发展“互促双赢”的良好局面。

协会党支部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凝聚人心、服务农民,组织动员协会中的能人骨干,使协会有了“主心骨”,党支部有了“智囊团”,有效解决了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村级组织“管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问题。一是加强协调服务。党支部积极协调相关涉农部门,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为协会办理证照、争取项目资金、改善设备设施、为党员和农户提供信息,为经营发展和效益增收搭建服务平台。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党支部利用网络、微信等平台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消除群众思想顾虑,促使群众积极加入协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三是组织科技培训。党支部利用农闲时节将邀请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办企业技师等专家为协会成员解疑答惑、培训学习,在协会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协会党支部还将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开展培训,积极开展“双向培养”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协会发展建言献策。

该党支部的建立,是太山庙乡实现“两新组织”全覆盖的一个新举措,突破了以地域设置党组织的传统模式,实现了地域设置和部门单位设置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党员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有力推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中共南召县委组织部   赵小东)